![](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故居在哪里你知道吗?
对了!就在安徽省东部的全椒县。
如今,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探索实施的从源头整治、从优化机制入手的环境治理新模式,正在让全椒的乡村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目前,全椒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已实现县域全覆盖,初步建立治理长效机制。
坚持因地制宜 选择合适工艺
全椒县农村的特点是:居住分散,地广人稀,每个自然村平均133人;常年在外人员多,日常垃圾量少,逢年过节垃圾量大;农户习惯就近倒垃圾,垃圾分类、源头减量难度大;每镇一个垃圾转运站,覆盖150多平方公里,村收集成本高。
针对实际情况,全椒县结合先进工艺设备,精心谋划顶层设计,创新推出“全椒模式”。
比如,他们设计的工艺路线是:每天人们把生活垃圾投放到家门口的塑料垃圾桶里,保洁员按照日清的原则,将各个塑料桶里的垃圾通过电动保洁车运送到就近的环保式深埋桶收集站,然后由多功能吊桶车将环保式深埋桶收集站内的垃圾集中压缩,直接转运至滁州市垃圾焚烧厂。
据介绍,50升塑料垃圾桶的配置是根据全椒农村家庭的分布特点以及垃圾产量科学配置的,每2—3户一个,确保送垃圾距离不超过20米,配置密度高、使用效率高。
新能源保洁车采用新能源动力,结构轻巧机动性高,续航里程远。箱体为一次成型全密闭式结构,既适合保洁员区域活动需要,又适合前端收集垃圾使用。
多功能吊桶车与深埋桶收集站配合使用,吊装式收集,密闭式压缩转运,自卸式作业。整个过程垃圾不落地、臭气不外溢、渗滤液不滴漏。
全过程定位监控 实现管理数字化
全椒县提出“数字化管理”是精细化作业的保障。垃圾桶、收集站、电动车等设备集成在一套数字化管理平台下,实行全过程“数字化、视频化”定位监控,管理中心可以全方位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转、迅速精确的下达作业指令。
基于系统提供的基础信息,可实现全自动化的收集转运,这其中包括保洁员全天候运行轨迹,深埋桶满桶发讯,清运车辆、转运车辆路线规划,以及油耗、车速、路线等相关数据的分析。
另外,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植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也是全椒模式方面的一个亮点。在全椒深埋式垃圾桶都是配置了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管理模块的。
这些“智能垃圾站”占地虽小却功能强大,能实时通信,具有预警和报警功能,只要桶满,就会发生报警,数字化监控平台立即知道,公司即能派离垃圾站最近的运输车前往清运。
此外,管理中心可以全方位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转、迅速精确地下达作业指令。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监管的方式,对设备、保洁人员进行远程管理,监督垃圾收集、转运全过程,让农村垃圾“无处藏身”,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